体验! 发现! 松岛湾

学习松岛湾

伊达文化和松岛湾

伊达政宗公与瑞严寺,灵场・松岛

瑞严寺 宝物课课长 学艺员(策展人) 新野 一浩 先生

此土即淨土 ~深刻于心的风景~

日本三景之一的松岛每年都有许多观光客来访,是非常热门的观光景点。此外,松岛也坐拥许多受国家和县指定的文化财,其中大部分都在2016年时被指定为日本遗产“政宗所蕴育的‘伊达’文化”。松岛本来与和歌山县的高野山以及青森县的恐山一样,是神佛的所在之处和灵场(信仰圣地),没想到后来会变成一个知名的观光名胜。过去人们认为像松岛这样拥有绝妙景色的地方都是人力所不能及的,只有神佛才能造出这样的场所。正如同我们看到绝景后会产生震惊与感动之情,以前的人们将这种情感与神佛联想到了一起,然后免不了就会在这样的地方建起不少寺庙与神社。

根据瑞严寺代代相传的《天台由绪记》的记载,在公元828年时,慈觉大师圆仁在松岛建立了天台宗延福寺。人们认为延福寺并非单一建筑,而是瑞严寺东北方山上几座佛堂的总称,其中最靠近大海的一座据说就是政宗公重建的五大堂。从大部分时间都没有住持这点来看,延福寺似乎不是一座繁盛的寺院。

到了11世纪中期,佛祖的教义没有得到正确的传播,人们开始认为世界已然成为一个无序的地方,任何人都无法得到拯救的“末法之世”已经来临。在生活艰苦困顿、死亡常伴左右的大环境下,人们开始祈求来世能够前往极乐淨土,而过去曾是圣地与灵场的松岛因有着美丽的景色,也就逐渐被人们口耳相传成“此土即淨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见佛上人于公元1104年远从伯耆国(现在的鸟取县)来到了松岛。据说上人在雄岛上建了一个小寺庙后,就在岛上不停地诵咏法华经长达十二年,而他也因此得到了可以随意差使鬼神的法力,并借此创造了许多奇迹。他的名声后来甚至传到了朝廷,据说在公元1119年,羽鸟上皇还赠予他佛像以及一千棵姬松等宝物。借由此事,上人的名声变得比延福寺更广为人知了。

到了12世纪下半叶,人们开始将死者遗骨的一部分埋葬于雄岛,因为人们相信若将遗骨安置在上人曾居住过的雄岛上,灵魂就能前往极乐淨土。这种行为称为“结缘”,人们从13世纪末开始在雄岛上建立的板碑(一种發源于关东地区、用来祭奠死者的石碑)也是同个概念。不管是安置遗骨还是建立板碑,最初都是由身分高贵的人开始,而后才慢慢地普及至平民阶层。就这样,雄岛成为了极乐淨土的入口和灵场・松岛的中心,而松岛作为信仰圣地的地位也正是在此时确立的。

时间回溯到稍早,雄岛上尚未有板碑竖立的13世纪中叶,法身禅师就任住持并于现今瑞严寺的所在地建造了临济宗圆福寺。以前人们根据《天台由绪记》的描述,都认为天台宗延福寺灭绝并由临济宗圆福寺延续继承,但是通过近年来的挖掘调查与文献资料,人们發现圆福寺其实是在新的地点上建造的寺庙,代表至今被认为随着圆福寺的建立而同时灭绝的延福寺,其香火也许是有得到延续的。在室町时代,圆福寺的寺格(寺庙的等级)仅次于“五山”与“十刹”,属于“诸山”,后来虽然升格为十刹而繁盛一时,但在进入战国时代后又慢慢衰退,直到16世纪末,圆福寺的建筑与纪律均已荒废式微了。

随着领地转封,曾经从米泽一度移驾到岩出山的伊达政宗公,决定以仙台作为领地的中心,并于1603年搬迁到了刚刚落成的仙台城。隔年(1604年),政宗公为了还在关原之战中取得胜利一愿而重建了五大堂,并接着着手重建荒废已久的临济宗圆福寺。他从纪州熊野(和歌山县)调度来优良木材,从近畿地区招来工匠,耗费五年时间,终于在1609年完成了寺院的重建,并改其名为瑞严寺(正式名称为瑞严圆福禅寺),随后更迎来云居禅师担任住持,将其完全变为伊达家族的寺庙。悬挂于瑞严寺本堂的扁额“松岛方丈记”上除了刻有当时的来龙去脉,还刻有“此为祈求国家安泰与人民平安之寺庙”等字样。对于年轻时委身于战乱之世的政宗公来说,在灵场・松岛重建历史悠久的寺庙这个行为将为他积累功德,而政宗公也说不定是真的有意与松岛这个信仰圣地结缘并期许死后能够被引导至祖先们所在的极乐淨土。

伊达家族在瑞严寺两旁建造的阳德院、圆通院和天麟院自然不必多说,在他们建于江户时代中期、大大小小总计多达40座的佛堂中也同样蕴含了相同的念想与愿望。虽然这些佛堂大多都在明治时代初期佚失,非常可惜,但如果您在松岛散步的时候能够把当时人们的祈求与心愿放在心里,相信您会看到不同的景色。

重点
虽然松岛现在是个有名的观光景点,但在过去这里曾经是僧侣们前来修行的场所,以及平民老百姓用来祈求前往极乐淨土的信仰圣地。现今静悄悄地坐落在水面上的雄岛以前说不定也曾有许多人为了祈祷而登岛。一边找寻残留于松岛的小祠堂和板碑,一边感受前人的念想吧。
瑞严寺 宝物课课长
学艺员(策展人) 新野 一浩 先生
留言
松岛的好很难用语言或照片来传达,最好的方式还是请您实际来一趟,观赏这里的风景并亲身体会一下。
俗话说得好,百闻不如一见嘛。
相关视频
页面顶部